20070416

網路軟體的社會演化與趨勢(2)

至於名譽系統的概念如何在Web2.0被實踐呢?

拍賣網站本身就是一個Web2.0與名譽系統的結合,人人都可以成為賣家,擁有自己的賣場,買家與賣家透過互評的形式來建立信賴關係,此外,目前流行的Blog,瀏覽人數就是一個重要的名譽來源指標,透過瀏覽人數的增加,可以讓網站擁有者有更多的動力書寫,而留言版的回饋系統,則是可以讓瀏覽者可以針對各項意見提供想法。

因此如果是一個長期網路使用者無論是否為化名,會有兩個重要的特徵可以提供辨別,一個為認同物,一個為認同風格,認同物就是使用者在網路上所留下的各種記號、文章、個人資料等,認同風格則是在網路上的長時間表現所呈現出來的型態,透過這些型態即使使用者以別的化名進入社群討論,仍舊很容易被辨別出來,而這些內在的運作機制即是名譽系統的展現,這也會是下一個網路社會的趨勢。

此外,從Web2.0進入Web3.0說法更加多元與歧異。

以網路基礎架構的始祖Tim burners-lee(1998)提出語意網路(Semantic Web)的概念進行討論。語意網路是一個比Google更為高智慧的演算法,Google可能只告訴你相關的網站在哪裡,語意網路不但知道相關網站在哪裡,還會提出不同的建議,為什麼注意語意網路這樣的搜尋功能的變化呢?

其實,大部分的網路使用者只是將搜尋引擎當成是瀏覽網路世界唯一熟悉的嚮導。不少台灣網路用戶只知道Yahoo,每次從Yahoo重新搜尋,不擅長組織瀏覽器的書籤,可能也不清楚IP或URL是什麼?因此對於網頁的編輯大多由網站提供的套裝代勞,不清楚html什麼?至於tagging等書籤軟體,那就更高科技了。

因此,語意網路的推動目標,可以讓電腦用一些電腦可以解釋和交換的語言來表達自己,並且利用不同的應用程式自動的整合一些可以重複利用的資料與連結。如此一來我們可以讓電腦解決一些我們認為乏善可陳的問題,提高我們在使用網路的效率。而未來的網路軟體發展將結合Web2.0現在有的功能:譬如混合性軟體(mashup)—像是Blog結合RSS,或是如同FireFox一樣可以自行組裝軟體形成“混合應用的生態系統”(mashup ecosystem),以及語意網路的概念,透過以名譽系統為基礎的設計,形成網路應用軟體發展的新趨勢(Rheingold,2002;Hinchcliffe,200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